查看原文
其他

狄兰·托马斯诗13首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狄兰·托马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诗坛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前期(1928-1936)诗风多豪放而热烈,后期(1936-1956)诗风逐渐变得明朗而欢快,风格独特,易于辨别。他的诗歌沿袭了当时风靡欧洲的超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但是又不满足于将豪无逻辑的潜意识罗列成串,而是将意象和辞藻进行处理和编排,力图清晰而明确地向读者传达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1946年,托马斯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诗集《死亡和出场》,评论界普遍认为托马斯是继奥登以后英国的又一位重要诗人。托马斯的诗作大体属于超现实主义流派,其诗中所蕴含的内容较具有梦幻色彩,通过对于意象的描绘所创造出来的诗境往往引人入胜。另外,托马斯很注重押韵,其诗以善于朗诵闻名。除了写诗,托马斯也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发表在诗文集《爱的地图》中,并写了几个电影剧本,如《三个怪姐妹》等。
1951年,狄兰·托马斯在为回应威尔士一大学生的访谈而写的一篇《诗艺笔记》里谈道:“我写诗最早的起因源于对词语的偏爱。我记得最早的一首诗是童谣,在能阅读这些童谣之前,我喜欢的只是童谣的词语。至于词语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或意味着什么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第一次听到词语的声音,从遥远的、不甚了解却生活在我的世界里的大人嘴唇上发出的声音。词语,对我而言,仿佛就像钟声的音符、乐器的声响、风声、雨声、海浪声、送奶车发出的嘎嘎声、鹅卵石上传来的马蹄声、枝条敲打窗棂声,或许就像天生的聋子奇迹般地找到了听觉。我不关心词语说些什么,也不关心词语对杰克与吉尔意味着什么。我关心词语命名或描述行动时在我的耳朵里构成的声音形态;我关心词语投射到我双眼时的音色。”





朱 自 清 散 文 的 艺 术 魅 力

朱自清(1898—1948),生前出版的散文集有五种:《踪迹》(第二辑)、《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直到今天,他的散文仍然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典范,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
一、至诚意切,细腻醇厚。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他的散文无论是写景美文,亲情小品还是知性杂文,都以“情胜”,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或抒情与议论相融合交错。无论写景、叙事、记人、说理,都倾注一个“情”字,这个“情”不是故作无病呻吟,为文而造情,而是感情已贮满胸中,在适当的情境中发而为文。他用“至诚”的态度,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没有任何虚饰夸张。透过朱自清的散文,我们可以从中体验他人格的魅力,他的至情至性。在《荷塘月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苦闷惆怅;在《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中,我们又看到了他重人伦,讲情义,为人温厚,待人诚恳的一面。朱自清散文中表现出了他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他的抒情方式又是婉转敦厚,素朴真醇,浓而不烈,清而不淡,在不经意间侵袭着读者的心。即使在情感非常强烈的时候,他仍然节制地用叙述加以表现,而不是直接地宣泄。如《执政府大屠杀记》他将对反动当局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融于略显压抑的叙述中,而没有直接地抒发强烈的憎恨之情。朱自清的散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略带节制的抒情和叙事,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从而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二、构思缜密,结构精巧。朱自清十分注重散文的构思,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布局有致,脉络清晰。尤其善用“文眼”,使之成为构思的核心,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聚光点”。在《冬天》一文中,作者娓娓地描写了发生在冬天里的三个场景,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但作者在文末这样写道:“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温暖”是作者结构全文的“文眼”,父子的亲情,朋友的友谊,夫妻的眷爱,最后都凝聚到“温暖”二字上来,使三个不相关的生活片段成为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

三、语言亲切淳朴,清新典致。朱自清在他的散文里,用提炼了的活的口语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典范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如他的《春》用如平常说话,亲切自然,活泼动人的句子,将繁花似锦的春天描写得跃然纸上。同时他也不排斥欧化和文言句法。欧化句式地灵活运用,增加了语言的新鲜感和逻辑性;而文言词句的融入,则使语言典雅而隽永。其次,善于运用比喻、比拟、通感、排比等修辞格。如《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作者用的是通感的修辞形式,以听觉表现嗅觉,从清香中听到了歌声,通过“缕缕”把“清香”与“歌声”沟通起来,真实地印记了朱自清在创作时完全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神秘体验中。读者也从气势婉转、舒徐不迫的行文中体验到了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





推荐阅读: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奥基格博诗3首

迈耶诗2首

雅各泰诗8首

凯勒《冬夜》

马丁松诗10首

布罗茨基《黑马》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布鲁诗3首

阿芳西娜·斯托尼诗3首

阿尔贝托·路易·庞索诗7首

卢贡内斯诗5首

埃尔南德斯诗3首

弥尔顿《斗士参孙》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伊斯拉姆诗5首

马托斯诗4首

鲁文·达里奥诗10首

马克西莫维奇诗6首

爱斯基摩诗2首

阿米亥《人的一生》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塞内亚《致燕子》

马蒂诗10首

埃雷迪亚《流亡者之歌》

谢甫琴科诗3首

弗兰科诗3首

洛尔迦《梦游人谣》

詹姆斯·赖特《开始》

索德格朗《星星》

西·西索科诗2首

夏巴尼诗2首

沙比诗2首

阿·迈·贾伦《大海》

费多里《非洲的声音》

温德尔·贝里诗20首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斯莱塞诗4首

斯图尔特《蕈》

斯特欧《当他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玛丽·贝瑟尔诗2首

坎贝尔夫人诗6首

波德莱尔《秋歌》

魏尔伦《秋歌》

马拉美《叹》

罗宾·海蒂诗4首

曼斯菲尔德诗2首

费尔伯恩诗4首

劳丽丝·爱德蒙《捕捉》

梅森《忠贞之歌》

雨之诗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里尔克一诗两译

费特诗20首

古米廖夫诗13首

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弗罗斯特诗15首

丽塔·多佛诗7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11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50首


危弦断客心 虚弹落惊禽 新秋百虑净 独夜九愁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